九九热精品视频,亚洲s久久久久一区二区,ysl蜜桃色成人,爱爱精品,国产精品人妻久久毛片高清无卡

南極冰蓋在1992年至2017年間損失大約3萬億噸冰

來源:科技日報時間:2018-06-20 16:44:11
南極洲自1992年以來已失去3萬億噸冰

英國《自然》雜志日前同時發(fā)表數(shù)篇論文的合集,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南極洲的過去、現(xiàn)在和可能的未來。其中一項氣候科學分析報告稱,南極冰蓋在1992年至2017年間損失了大約3萬億噸冰,相當于海平面平均上升約8毫米,而南極洲冰蓋正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關鍵指標。

南極冰蓋被認為是全球氣候環(huán)境變化最好的記錄載體,也是海平面上升的一大驅動因素,其中所蘊含的水足以使全球海平面升高58米。南極冰蓋始于漸新世末,至少在距今500萬年前就達到了目前規(guī)模。冰蓋絕大部分分布在南極圈內,直徑約4500千米,面積約1398萬平方千米,約占南極大陸面積的98%。因此,了解目前的冰蓋質量平衡——質量損益的凈值——是估計未來冰蓋質量潛在變化的關鍵。自1989年以來,人們已對南極洲的冰塊損失進行了150多次計算。

冰蓋質量平衡相互比對試驗(IMBIE)團隊此次分析了1992年到2017年期間確定的24項基于衛(wèi)星觀測的獨立冰蓋質量平衡估算結果,并將其與表面質量平衡建模相結合。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安德魯·謝赫德及其同事研究得出,在此期間,海洋驅動的冰融化導致西南極洲的冰損率從每年530億噸增加兩倍達到1590億噸。由于冰架崩塌,南極半島的冰損率從每年約70億噸增加到330億噸。然而,東南極洲的質量平衡仍然高度不確定,接近于穩(wěn)定。

研究團隊指出,關于冰蓋質量平衡的評估仍有改進的可能,例如重新評估20世紀90年代獲得的衛(wèi)星測量結果或許會有所幫助;與此同時,持續(xù)進行衛(wèi)星觀測仍然至關重要。

這項研究是《自然》雜志此次發(fā)布的論文合集的一部分。這一系列論文將人類目前對南極洲及周邊地區(qū)的自然科學方面的理解匯集在一起,揭示了人類對南極洲的影響。(記者 張夢然)

標簽: 南極 冰蓋 年至

責任編輯:FD31
上一篇:科普:“鵲橋”中繼星如何幫“嫦娥”赴廣寒?
下一篇:南水北調中線調水達150億立方米 惠及19座大中城市

精彩圖集(熱圖)

熱點圖集

最近更新

信用中國

  • 信用信息
  •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
  • 網(wǎng)站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