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人人都在談論如何降本增效,如何降低單房造價的時候,存量改造就變成了酒店品牌發(fā)展的未來指向,酒店品牌要在市場中突出重圍需要找到核心“抓手”,而東呈集團柏曼酒店近幾年聚焦在存量酒店改造賽道,通過精準改造能力讓存量用單房造價3-5萬元有效煥新,拉動品牌在全國范圍開出許多優(yōu)秀的改造門店。
就如柏曼酒店玉林文化廣場市政府店改造后綜合出租率增長50%,回本周期小于2.5年;柏曼酒店梧州騎樓城三總府店改造開業(yè)至今綜合出租率超81%,同比改造前綜合單房收益提升超140元;柏曼酒店北京勁松雙井地鐵站店由連鎖中端改造,單房造價約5萬元,回本周期不到1年。還有多家改造門店展現(xiàn)出出色的數(shù)據(jù)成果,柏曼酒店濟南泉城趵突泉店今年1月至今綜合出租率超96%,連續(xù)4個月綜合出租率超97%;柏曼酒店南寧師范大學北湖南路地鐵站店單月綜合出租率超102%;柏曼酒店防城港陽光海岸海景店上線6個月綜合出租率同比改造前提升60%。這些優(yōu)秀的改造案例,正是酒店品牌多年經(jīng)過對超700+項目成功經(jīng)驗的數(shù)據(jù)萃取,柏曼酒店的投資模型已經(jīng)成為許多投資人的有效“解決方案”。
作為聚焦存量酒店改造的柏曼酒店,與傳統(tǒng)的中檔酒店相比,柏曼酒店的特別之處在于其改造核心不在于全線翻新存量物業(yè),也不在于簡單貼牌已有的酒店,而是在這兩者中間找到了適合存量酒店投資人的改造邏輯——通過精準評估項目,利用殘值部分,從住客體驗出發(fā)煥新、修補固裝家具、布草等產(chǎn)品并解決原酒店痛點。這也得益于柏曼酒店提出的“以售價倒推成本”的投資邏輯,聚焦三至五萬單房造價的改造方案,從源頭開始為投資人“精打細算”,而大眾出行者也能用更少的錢獲得更美好的住宿體驗,達到體驗性價比和投資性價比的雙向平衡,無疑與東呈集團的使命一貫相承。
柏曼酒店的成功實踐證明,存改需要一套科學、高效、可復制的投資模型,一個個回本周期短、出租率高、收益躍升的改造案例,正是這套模型生命力的最佳注腳。未來,隨著存量市場競爭加劇與投資人需求日益精細化,品牌將繼續(xù)為存量投資人指引投資方向。
標簽: